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

人權聖火全球傳遞



 











 





 
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十三行博物館

















    位在八里左岸,因為搶救十三行遺址而興建的十三行博物館,是繼搶救卑南遺址而成立的國立台東史前文化館後,台灣的第二座考古博物館。
   


    92年開館,前後十餘年,期間歷經許多艱辛與困難,包括位置偏遠、交通不便、館舍空間不足、週邊環境髒亂等,所幸在首長及縣府團隊的強力支持下,逐一克服各項困難。同時,十三行博物館以縣立地方博物館的角色,也將因應現代博物館的理念,作為八里地區的社區博物館,同時並轉型為關懷地方整體發展的生態博物館。


建築特色 
 博物館建築由孫德鴻建築師設計。曾獲2002年臺灣建築獎首獎、2003年遠東建築獎首獎,為近年來頗受注目的話題建築!
本館佔地約三千六百坪,全館面積約兩千坪,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。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,架構成完整的概念,分別表達山與海、過去與現在的意象,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,如清水混凝土、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,構築成完整的理念。



      鋼構建築象徵海,所有的結構軸線均以放射狀指向海洋;斜緩的屋頂象徵過去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,觀眾可以自館外地面直接拾階而上,享受極目四望的遼闊感及攀行於屋頂上的新奇感。   



      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,象徵山型,量體簡單素淨。側邊的兩道高牆直指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址,隱含十三行與大坌坑兩文化的時間連結。


    山與海的交會處,是一座連結過去與現在、代表時間軸的斜倒八角塔,傾斜不正的設計影射毀壞的遺跡及無法還原的歷史真相。塔內動線的安排,引導觀眾在不同的空間轉換中,感受時間長廊的悠久,體會歷史深刻的意涵。